2017年入冬后,由于天然气供应紧张,部分城市和农村居民在冬季供暖期并未如期获得供暖。“供不应求”导致燃气价格上涨,多地区城市燃气公司供应告急,天然气供应紧张问题备受关注。
供应短缺,是否就该全怪“煤改气”?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、原热能工程系主任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姚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,是需求侧超预期规模的增长和供应侧始料未及的减少造成的。 而去年12月日均新增的1.3亿立方米天然气用量,“煤改气”仅占30%左右。
姚强认为,实际上,很多地方未能及时制定严格、详细、能落地的“压非保民”措施,未能将增加的用气量用于民用,而是给了工业。有的还出现了一些不正常情况,如由于民用气和非民用气价格双轨制,一些燃气公司打着民用气的名义申请到更多天然气,却将低价购得的民用气销售给出价更高的非民用使用,赚取差价,从中牟利,使本该保障民生的天然气供给更加紧缺。
“煤改气还是应当坚定不移继续推进下去,”这项工作的方向、目标和主要做法还是没问题的。”郭焦峰直言,一方面要总结经验教训,把计划做的更加完整、详尽、做的更好。最好能建立协调部门,对煤改气工程进行协调,将工作各个环节对接到位,落到实处。
参照发达国家经验,清洁能源供暖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的良方。而作为其中的“主角”,我国的能源发展政策也一直对天然气青睐有加。有数据显示,天然气在全球一次能源中消费占比近24%,而我国的天然气占比仅为5.8%。
在“十二五”规划中,我国提出天然气消费量占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达7%。但到2015年,这一数字仅从2010年的4.4%提高到5.9%,规划未能如期完成。2016年,能源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出台,明确提出将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0%。如何让天然气的消费格局焕然一新,成为一系列改革关注的重点。
林伯强认为,由于政府规划将2020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例从目前的7%提高到10%,意味着今后天然气需求将快速增长。政府在推动天然气需求的同时,需要关注保障供给。
“从天然气角度来看,还有一部分工作要继续推进。”郭焦峰向《中国经济周刊》记者提出了几点建议,首先,最重要的是推进天然气改革,尽快建立国家天然气管道公司,尽快实施管网第三方供给准入,让更多的基础设施让更多的企业公平使用。同时,建立全国天然气市场的交易中心,使天然气能够有序的有效的进行科学合理额调度,安排天然气的供需和不同地区的平衡。第三,加大对管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,尤其是一些连接线,储备设施,调峰设施等。
郭焦峰介绍,从总量看,目前我国输气管道主要由三桶油运营,其中中石油约占75%,中石化、中海油分别约占10%,其余企业约占5%。从长输管网来看,我国目前里程数不到7万公里,与年供2000多亿方气量气相比,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。离满足需求、实现顺畅供应的要求至少需要增加3万公里。
“这些设施,几桶油都在投入,但不挣钱。一部分是由于分隔使用,没有规模效应。如果能够成立国家管网公司,就能够统一使用,提高规模效应。”郭焦峰直言。
去年5月21日,国务院正式印发《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》文件(下称《意见》),明确了深化油气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。《意见》提出,要分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,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,实现油气干线管道、省内和省际管网均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。
郭焦峰向记者透露,组建国家天然气管道公司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,有望在2018年落地,“气荒这个事儿为积极推进改革敲响了警钟,提供了动力。2018年,国家级的天然气管网公司可能落地。”